
“哈哈,兄弟姐妹們,我又來了,想你們了!”未見其人先聞其聲。這是安徽省淮南市紅十字會志愿者曾家英的口頭禪,也是這里工作人員都熟悉的情景。
78歲的曾家英,說話做事像年輕人般風風火火。在安徽省淮南市紅十字會志愿者里,人人都喊她“曾大姐”,她也總是樂呵呵地說:“這樣叫我最高興,我永遠不老?!?/span>
每月工資只留生活費
走進曾家英的家,2室1廳的房子裝修很簡單,也沒有多少值錢的家當。而在老人的臥室里,卻藏著一摞珍貴的捐款證明。“不少捐資證明我還留作紀念,有空時,看一看。”曾家英說,算起來,她已經(jīng)做公益27年了。
曾家英講述她捐資助學的故事。圖片來源:安徽網(wǎng)
1945年,曾家英出生于一個革命干部家庭。優(yōu)良的家風,塑造了她樂于助人的品德。1996年,退休后的她,放棄了清閑生活,投入到公益事業(yè)當中。
曾家英的助學路是從淮南市潘集區(qū)架河鎮(zhèn)齊王廟小學開始的,這里曾是她祖輩興辦的學校。當時,齊王廟小學地處偏遠,在校學生多是困難兒童,不少孩子因家庭困難而缺衣少穿。她了解相關(guān)情況后,便從中挑選了幾個孩子進行長期資助,給孩子買些衣服、日用品,捐助一點學費。
這次資助令曾家英想了很多:既然潘集區(qū)有困難孩子,那其他偏遠地方肯定也有。于是,她開始留意收集報紙、電視上有關(guān)困難孩子的信息,捐資助學的地方也從潘集區(qū)延伸至其他縣區(qū),從淮南市內(nèi)到市外,從安徽省內(nèi)到省外。2005年和2006年,曾家英還兩次前往海拔4000多米、沒有公路、沒有水電的藏族學??赐Y助的孩子。一路上充滿著危險、勞頓、高原反應(yīng),每次來回奔波十幾天,年輕人都難以忍受,而她卻堅持了下來。
曾家英和志愿者看望孩子們。圖片來源:淮南日報
曾家英每個月退休金有5000多元,每月退休金到賬時,她第一件要辦的事就是把資助款和衣服等物品一筆筆寄走,只給自己留下500元生活費。“老伴也有退休金,兒女都不用我們操心,對我做公益都很支持,我沒啥顧慮的?!痹矣⒄f。
做公益閑不住
除了捐資助學,年邁的她經(jīng)常跟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其他志愿者走村串戶到處忙活,參加公益活動。
有一次晚上9點半,她剛從鳳臺縣回到位于淮南市區(qū)的家中,得知次日一早,市紅十字會要到大別山革命老區(qū)考察、幫扶,她堅決要求一同前去。和年輕的志愿者們一道翻山越嶺、馬不停蹄奔波兩天,行程近千公里,其中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,她也一點沒掉隊。
還有一年的盛夏,氣溫高達38度,淮南市紅十字會要去潘集區(qū)架河鎮(zhèn)看望困難家庭。曾家英一大早就跑過來,忙著搬裝物品。到了鎮(zhèn)上,滿頭大汗的曾家英像年輕人一樣忙著搬卸貨物,給鄉(xiāng)親們發(fā)放物品,和困難兒童談心。
曾家英參加志愿服務(wù)活動。圖片來源:淮南日報
這么多年來,曾家英總會出現(xiàn)在給別人送溫暖送快樂的現(xiàn)場,別人勸她歇一歇,可她總是哈哈一笑:“可別把我看成老人,我還是小伙子呢。走,去看看那些有需要的老人和姐妹們?!庇谑?,在淮南當?shù)啬睦镉欣щy群體哪里就能看到曾家英親切的笑容。
但2022年初,平時走路一陣風似的她下樓時沒注意一下踩空摔倒了,導致關(guān)節(jié)扭傷、軟組織損傷,醫(yī)生要求在家靜養(yǎng)??吹郊t十字志愿者群里春節(jié)“紅十字博愛送萬家”的消息,曾家英心急如焚,還沒等到身體完全恢復,便不顧家人勸阻,堅持出門去給資助的孩子辦理捐款,余下的1000元又送到了紅十字會。
如今,曾家英已經(jīng)78歲了,不少人也勸她,年齡大了不要這么奔波??伤齾s說:“我不累,我是70多歲的人30歲的心臟,我的愛心路還長著呢!”
2022年第四季度
曾家英入選“中國好人榜”
來源:人民網(wǎng)
記者:金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