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治愈心靈,擁抱生活——讀《夜讀》有感
仇瑗
第一次讀央視《夜讀》中“小菜狗呀 Nikioooo”的故事時,像是在某個疲憊的深夜收到了一封手寫的溫暖信件。那些關(guān)于情緒管理、自我接納的文字,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,而是用插畫般鮮活的比喻,輕輕叩開了我內(nèi)心那扇久未打理的門。
情緒如過客:給風雨留一扇透氣的窗
文中提到“握拳深呼吸從1數(shù)到10”的小方法,讓我想起上周寫材料沒有思路而崩潰的時刻?,F(xiàn)在想來,若能像文中說的那樣“讓情緒穿堂而過”,或許就能在離開辦公室的幾分鐘里,冷靜梳理失誤的補救措施。我們總把情緒當作敵人去對抗,卻忘了它更像季節(jié)更替時的風雨——不必恐懼它的到來,只需給它一個短暫的停留期,等云層散去,陽光自會照進問題的核心。正如作者所言,“你可以表達憤怒,但不能憤怒表達”。前者是與情緒對話,后者則是被情緒奴役。
不完美的星芒:缺口里藏著獨特的光
看到“不完美的雕塑成為藝術(shù)品”的比喻時,我忽然明白,那些曾讓我自卑的缺陷,正是我獨特的光芒。就像帶刺的玫瑰從不會因為尖銳而失去芬芳,我們的不完美恰恰是獨一無二的證明。當我開始接納自己像未磨圓的鵝卵石,反而看見敏感的棱角能接住更多星光:會為落葉傷感的性情,讓我讀懂《詩經(jīng)》里“草木有本心”的深意;偶爾笨拙的舉動,倒成了朋友眼中“真實可觸”的印記。原來完整從來不是美的唯一形制,就像缺角的古玉,裂痕里沉淀著更動人的時光故事。
烤焦面包的況味:失敗是歲月的糖霜
“已經(jīng)失敗27次”的文字讓我鼻尖一酸。文中說的“烤焦面包搭配牛奶也很香”,那些被定義為“失敗”的時刻,后來都成了獨特的調(diào)味劑。每一次的挫折,都像是烘焙中的意外,雖不如預(yù)期,卻也有獨特的風味。我開始學會在失敗中品味生活的另一面,發(fā)現(xiàn)那些看似不堪的瞬間,其實是成長的養(yǎng)分。成長從來不是和別人賽跑,而是給自己足夠的刻度去丈量進步。
白桃蛋糕的儀式感:給生活留塊糖漬時光
讀到“長大后買的更多是生活瑣碎”時,我想起小時候一塊糖就能開心一整天,成年后卻總把“性價比”掛在嘴邊。但當看到文中那句“辛苦了小小大人們”,突然意識到:我們忙著扮演可靠的大人,卻忘了自己內(nèi)心仍住著那個需要甜的小孩。昨天我特意買了塊白桃蛋糕,和我的寶寶一起品嘗,奶油融化在舌尖的瞬間,那些被填滿的焦慮竟真的緩釋了。原來生活的解藥,往往藏在這些不被定義的“無用小事”里。那塊白桃蛋糕,仿佛是時光的魔法,讓緊繃的心弦悄然放松。我們在追逐效率的洪流中,忽略了微小幸福的治愈力。其實,生活的美好,往往藏在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甜蜜瞬間里,它們是心靈的慰藉,是疲憊生活的溫柔撫慰。
那些關(guān)于情緒、自我、時間的溫柔啟示,像文中說的“用愛烘焙出的奇跡”,讓我開始懂得:生活不是非要抵達完美的終點,而是在與自己和解的路上,把每個平凡的日子都釀成甜?;蛟S下次情緒來襲時,我會先給自己泡杯熱牛奶,像對待朋友一樣拍拍自己的肩——“沒關(guān)系,我們可以慢慢來”。(富平分公司)